跨越三千里山河,攜國樂之韻赴約;扎根大漠邊緣,以赤誠之心傳情。7月27日至29日,北京民族樂團帶著對邊疆人民的深情厚誼,在新疆昆玉市、皮山農場、四十七團三地接連呈現3場精彩演出,讓民族音樂的種子在西域大地生根發芽,讓文化交融的花朵在天山腳下絢麗綻放。
昆玉市文化館:國樂畫卷徐徐展開

7月27日晚,“多彩昆玉·優秀舞臺藝術進昆玉之歌舞飛揚綜藝晚會”在昆玉市文化館內圓滿落幕。魏笑妍、劉思嘉、王格格、于穎四位藝術家率先登場,以二胡齊奏《葡萄熟了》點燃全場——弓弦交錯間流淌出歡快旋律,盡顯豐收喜悅,將新疆大地的蓬勃生機娓娓道來。

隨后,張欽靜、高竟城帶來嗩吶二重奏《百鳥朝鳳》,傳統樂器模擬出的百鳥爭鳴生動傳神,引得觀眾陣陣喝彩。

任鑫悅、史明珠聯袂演繹的琵琶與打擊樂《金戈鐵馬》更是氣勢恢宏,琵琶的清脆與鼓點的厚重交織,再現了氣吞山河的歷史畫卷,將晚會推向高潮。

“這場演出給了我前所未有的震撼。”現場觀眾張燕玲激動地分享道,“我深刻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最終,全場齊唱《我和我的祖國》,旋律與初心共振,為當晚演出畫上圓滿句號。
皮山農場:邊疆舞臺的文化交融

7月28日,皮山農場一樓報告廳內座無虛席,“多彩昆玉·優秀舞臺藝術進皮山農場之歌舞飛揚綜藝晚會”在這里上演。北京民族樂團的精彩民樂演繹再度綻放光彩,二胡齊奏《葡萄熟了》旋律優美、令人陶醉,嗩吶二重奏《百鳥朝鳳》生動傳神,琵琶與打擊樂《金戈鐵馬》氣勢磅礴,一系列民族器樂表演讓邊疆群眾沉浸式感受傳統藝術的魅力。

“來自北京的藝術家們把中華文化的精髓帶到了我們邊疆,這樣的文化交流活動對促進民族團結、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義。”職工麥麥提·奧斯曼難掩激動。當《我和我的祖國》旋律響起,臺下觀眾齊聲合唱,京疆兩地的文化共鳴在歌聲中愈發濃厚。
軍墾廣場:星空下的民樂狂歡



7月29日的四十七團軍墾廣場,數千名職工群眾擠爆現場。夜幕中,舞臺燈光與星空交相輝映,北京民族樂團的《葡萄熟了》《金戈鐵馬》等經典曲目再度奏響,悠揚的二胡、磅礴的琵琶與打擊樂交織,似將豐收的喜悅與豪邁的情懷灑滿戈壁,與現場觀眾的歡呼聲共振。“這感覺像在家門口看春晚!”職工馬玉梅的贊嘆道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歌手鑫河在演唱《送給你》時,看到臺下觀眾跟著節拍搖晃手機閃光燈,動情地說:“風沙擋不住歌聲,距離隔不斷心意。今晚,民樂讓我們的心緊緊連在一起。”演出在悠揚的合唱聲中落下帷幕,掌聲與歡呼聲久久回蕩在戈壁夜空。
初心同行:紅色足跡淬煉使命擔當

7月27日下午,樂團黨支部黨員、發展對象及入黨積極分子前往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和田紀念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館內斑駁的軍墾工具、定格烽煙的歷史照片,靜靜訴說著第十五團官兵徒步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曠世壯舉。從“死亡之海”的穿越到屯墾戍邊的傳奇,這場沉浸式學習讓“老兵精神”深深鐫刻進每位同志心中,更堅定了以民樂傳承紅色基因、服務邊疆群眾的使命擔當。




弦歌不輟:讓文化之橋越架越寬
從昆玉市文化館的雅致呈現到軍墾廣場的萬人同歡,三場演出如紐帶串聯起京疆深情,黨日活動似星火點燃初心動力。北京民族樂團以樂為媒,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邊疆綻放光彩。未來,樂團將繼續帶著使命與熱愛,讓國樂之花綻放在更多邊疆角落,讓文化交融的旋律在祖國大地久久回響。